

郭里镇:激活文旅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
□梁恒通
郭里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故事的发生地。近年来,郭里镇坚持党建引领,依托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两大资源优势,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,延展农文旅融合链条,探索出“农业+文旅+研学”发展模式,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近日,笔者在郭里镇独山村陈氏酱园研学基地内看到,一群孩子们正在体验古法陈醋的制作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孩子们一步一步进行操作,忙得不亦乐乎。
游客盛兆庆说:“平常在城市里生活,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。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体验,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收获。”
陈氏酱园是独山村有着近百年历史的“老字号”。然而,近年来,由于经营模式单一,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发展压力。
陈氏酱园负责人陈伟介绍:“为解决我们的发展瓶颈,镇里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市派第一书记服务队资金200余万元,投入到我们的扩建项目。通过产业化和研学游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,我们现在平均每个月能接待20多个研学游团队,带动企业增收50万元。”
借助酱园研学基地,村里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,规划发展农家乐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。独山管区书记刘振水说:“我们把村里十来套闲置的老房子进行规划改造,发展民宿。这个项目建成之后,预计能带动周边村里20多人就业。”
把房子挑选出来后,陈氏酱园按照回归自然的标准,对民宿进行了改造。对于管理方式,有村民参股,企业管理;也有企业投资好,村民自己管理。
为进一步释放农文旅融合效益,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条,郭里镇精心谋划,将伏羲文化产业园、五康轩庄园、伏陶非遗工坊、陈世酱园、大棚采摘“串点成线”,全新打造“印(IN)·郭里”研学游精品路线。
郭里镇凤凰山联合片区党委书记徐利说:“我们根据各个村的特色和优势,合理布局产业业态,谋划在高李村重点打造研学体验项目,在凤凰山发展共富工坊,郭里新村推出‘凤凰山珍’特色产品等。通过‘跨村联建’的方式凝聚起了‘抱团发展’的强大合力。”
除了观光农业,郭里镇依托伏羲女娲文化和爷娘庙古老的土陶传承技艺,发展了伏羲土陶非遗工坊,不仅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,也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。
山东伏陶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扬介绍:“ 现在每个月我们都能接待20多个研学游团队。通过精心策划这种沉浸式体验、研学交流等活动,我们不仅让游客深入了解了当地的伏羲文化和土陶文化,同时也带动了我们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,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上了郭里的土陶文化。”
围绕伏羲文化主题,郭里镇打造了百余款文创土陶产品,其中郭里土陶“人和伏娃娃”“凫山柴烧”等多个文创产品入选“山东手造·优选100”。同时,以传统文化赋能晾晒酱醋、加工核桃、风味花生等食品加工产业,相继推出了“伏羲缘”“本味爷爷”“凤凰山珍”“李老头花生米”等 10 余个特色农产品品牌,实现了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。
郭里镇党委书记李平表示:“下一步,郭里镇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,不断探索共富模式,优化产业结构,将文化旅游、观光农业、特色产业等紧密融合,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,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