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城前镇:以“林长制”促“林长治”
□郑瑞玉
近年来,城前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以“党政同责、分级负责、部门联动、群众参与”为总目标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“党建+林长制”工作模式,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实现兴林富民目标。
坚持党委领导,强化组织体系建设。为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提高林产业高质量发展,制定《城前镇“林长制”实施方案》,建立镇、村两级林长体系,各级林长是责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“林长制”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,构建“镇党委、村党支部、党员”上下贯通、横向覆盖的体系,建立林长联席会议制度、督导巡查机制、信息公开制度、部门联动制度等制度,将“林长制”工作任务层层分解,压实责任,探索“林长+”治林新模式,以村、组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,将责任落实落细到山头、地块,多方力量共护绿水青山,做到“山有人巡、树有人管、林有人护”。
压实目标责任,提升党员引领作用。充分发挥党员林长的先锋模范作用,坚持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在“林长制”工作中尽责“巡护”保林。镇、村两级林长每月开展巡林15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监督护林员每月巡山不少于25天,实现全镇林地平均每块林地至少2名护林员巡护。镇、村两级组织开展护林员业务培训30次,林业知识、森林防火知识宣传进村、进组、进学校268余次,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约12000份,切实做到林业保护有党员干部带领、有党员干部坚守,形成组织引领、党员示范的工作格局。
创新工作形式,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。该镇将林业建设融入生态经济发展大局,承担尼山区国土绿化试点项目,栽植苗木15万余棵,将荒山绿化与全域化景区打造相结合,依托“三季有彩、四季常青”绿化效果,谋划建设生态景观美丽乡村,打造独具魅力的森林公园,实现生态、经济效益双赢。同时,通过电子屏、横幅、网络、宣传简报等方式多渠道持续广泛开展“林长制”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,增强全社会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管林护绿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。让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共同守护绿水青山,营造美好生态愿望更加强烈,持续擦亮“魅力城前”的金字招牌。